top of page
  • funplaymelbourne

墨爾本雪山遊記 自駕布勒山Mt Buller雪山(參加兒童滑雪課程)

翻玩墨爾本主要經營,行程包括大洋路兩天一夜深度遊、大洋路精華景點一日遊、菲利普島企鵝歸巢、蒸汽小火車、月光動物園、亞拉河谷酒莊、彩色小屋等等,還有現有路線包車服務,如果有興趣了解詳情,手機版請點擊上方圖示進入首頁了解我們的行程。


去年帶小朋友去Lake Mountain小試滑雪板課程,小朋友們意猶未盡,於是今年來比較遠、但比較大的雪山Mt Buller布勒山,先來說說我們這次的行程安排:

·       預先在網上購買滑雪課程、入山證;

·       第一天開車到山下小鎮住一晚,在山下做一些準備(也可以選擇住雪山上);

·       第二天一早上山租滑雪用具,帶小朋友到課程集合處,上一天滑雪課程;

·       賦歸。


先來碎碎唸一下,因為帶小孩出去玩的關係,每次出行我都會做足功課,盡量把路程、景點、周圍功能設施了解清楚;來往會出現的狀況做個預設並做足準備,而這次在Mt Buller官網上了解資料,卻整個雲裡霧裡,想說用地圖根據山上點到點的路線來理順,哈哈~~更亂。於是我只能根據從上山到下山的步驟按部就班地先把能做的預定做好,到了山上再見機行事,見招拆招。


這篇文字比較多,我盡量把不同的點分成不同的段落,看起來可能會方便一點。

 

先來說預定,住宿我是在3月份預定的,當時還蠻多選擇的,價格也OK,越是靠近滑雪季選擇越少,價格也一直在往上漲。我們家的小朋友都14歲以下,所以報的滑雪課程是Kid Lesson,有滑雪Skii和滑雪板Snowboard兩種可選,小朋友選了初學者滑雪Skii;同種課程有半天、一天、多天可選,我們預留的時間只有一天,問他們要半天課程還是一天課程,他們選了一天課程。

Mt Buller

好了,到了這裡開始第一亂:有Lesson only和lesson+lift pass兩種,我們想說用lift就需要從山上滑下來,對於初學者兒童來說也太可怕了(爸爸媽媽都不會滑),想說買Lesson Only就好,剛要下單,發現Lesson only下面備註寫說必須配備Lift pass,也就是說Lesson only買了後要加購lift pass,算下來一起買划算很多,啊~~,那lift pass都必備了你就直接放一個選項就好啦,幹嘛弄那麼複雜?


於是我們就歡歡喜喜地迎來了第二亂:根據Lift pass的說明,纜車通行券需要存在B-tag上(類似悠遊卡),那哪裡買B-tag?買了B-tag又要怎麼把lift pass存進去呢?啊~~~~我們幾個大人研究來研究去,決定不管了,先買課程,再買B-tag,最後到山上找人幫忙搞定!!這時候峰迴路轉,買了lesson,網站直接跳出來問要不要買B-tag,當然是要啦,於是同一筆單,他直接把課程和lift pass連去B-tag了。是不是外國人和我們的思維不一樣?我們的理解都是先買卡再往裡面充內容,他們的設定是先買內容再買卡?(B-tag可以終身使用,往裡面充課程和票券就可以)

Mt Buller

上山券就比較方便了,選擇日期後需要註冊一個賬號才能進入付費頁面,但是~~!註冊賬號後需要填寫車牌號碼,如果是租車上山的話,需要拿到車後才能上網預定了喲。頁面上有當天停車場滿額率,怕被訂完的遊客可以多刷幾次。

Mt Buller

說到註冊的這個賬號,蠻重要也蠻方便的,他有註冊者的個人信息,包括隨行需要參加課程或者購買lift pass的遊客信息都會在同一個賬戶裡。

 

第一天早上近中午的時候從家裡出發,想說路上隨便吃個午餐,對於家庭來說,最方便簡單的就是麥叔叔和肯爺爺,這邊很多小鎮為了保護本地商家,不給大型連鎖快餐店入駐,距離Mt Buller山下小鎮最近的兩家大連鎖快餐店在1個小時車程外的小鎮上,有需要的遊客請事先查好地址。


如果根據Google GPS給的最近最快路線,會經過一段沒有鋪柏油路的土石道,路還蠻窄的,如果是租車的遊客請先和租車公司確認能不能開上unsealed road;對駕駛技術不是很有信心的遊客也請盡量避開,會車的時候要相互避讓;晚上盡量避免這段路,沿路我們就看到兩隻被撞死的袋熊。(紅色圈圈為土石路段,藍色為替代路線)

Mt Buller

我們下午2點多就到達預定的飯店check in了,於是先去小鎮走走,山下就有和山上同一公司經營的滑雪租賃店,所以可以直接在這裡請工作人員把B-tag和課程標籤印出來,很方便。B-tag有遊客對應的名字,課程標籤牌上有課程相關信息和緊急聯繫人聯繫方式。

Mt Buller

工作人員說可以直接向他們租用滑雪器械,但是必須A租A還,不能還去別的連鎖店。

小鎮上有很多其他家滑雪設備租賃店,價格應該比雪山上便宜,但是因為我們都是門外漢,不知道這個課程需要租用哪些器具,想說還是直接當場租就好。(要租滑雪衣褲的,可以考慮在山下租,記得下山後要拿回去還)

Mt Buller

小鎮上有個Information Centre,工作人員非常友好,鉅細靡遺地回答我們的問題。Centre裡也有一些當地藝術作品展覽和伴手禮販售。Information Centre的螢幕上可以看到山上雪況、當天氣候狀況、纜車運營情況。



小鎮上有各種口味的餐廳、兩間比較大(IGA & Food Works)的超市、加油站、夜店……生活機能很齊全。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出發了,開了大約半小時到達入山口,在這裡會被分流,如果沒有預定入山券的話可以當場購買,已經預定的車輛被直接安排至上山的通道。

Mt Buller

在這裡要注意:不管山路有沒有積雪,上山是需要配備雪鏈的,我們那天剛好前段時間都非常熱,山上甚至在使用人造雪,工作人員就沒有檢查,但是!!通常情況下雪鏈是必備的(而且會被檢查),如果在鎮上忘記租,入山口前有家店可以租賃,租用的時候工作人員會演示如何使用。

Mt Buller

停在哪個停車場是工作人員安排的,我們只要沿著路開就好,甚至到達停車場停在哪裡也需要工作人員安排,每個停車場旁都有免費接駁巴士,帶遊客直達山上遊客中心。


下車後會有很多指示牌,我們就朝著Skii School的方向去了。


Mt Buller

到達Skii School前需要攀爬一段山路,還要攀登一段階梯,我們前一天就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只要去租器具就好。我們選擇在這裡租的原因一是不用扛著東西上山,二是他們比較了解當天需要哪些器具,就比如說小朋友都穿戴整齊後我們問為什麼沒有滑雪桿,他們說你們是小朋友的初學班,不需要滑雪桿。試穿器具時有一對一專人服務,他們會找合適的尺寸用具,我們完全不用操心。

Mt Buller


在這裡,當時註冊的資料就派上用場了,租用器具前,在電腦上只要輸入登記人姓名,小朋友的資料也一起跳出來,不用另外輸入,省了很多時間。租用器具時還需要填寫身高和體重。

Mt Buller

我們租了個小櫃子把小朋友換下來的鞋子放在裡面,記住開箱時的設定,24小時內都可以存取。


也有大型器具寄放櫃。


Skii School門口不遠處就是集合點,所有不同程度的課程都在這裡集合,課程開始前小朋友又收到一張小卡,後來才知道那是他們的課程完成度,可以留著以供下次課程教練參考。

Mt Buller

Mt Buller

我們等待時旁邊有一組成人課程已經開始,也是初學者課程,老師非常有耐心在教上雪橇、走路、剎車……我和女兒說,看得我都好像報半天課來學,女兒說那妳快去報名啊。我說,這次先不要好了,看了一圈,成人課的教練都不夠帥😁。女兒一臉嫌棄地看我😅


來聊聊課程,我家小孩上這個課程前完全沒有學過滑雪,上完整天的課後可以自己坐纜車上去然後獨自滑下來,作為父母非常為他們高興。


那天一早是陰天,基礎課上完後教練帶他們去小斜坡滑,中午休息時被帶去旁邊的餐廳用餐(整天的課程包午餐),午餐的選擇有番茄義大利麵、熱狗+薯條、披薩+薯條,甜點是椰絲巧克力蛋糕(Lamington),午餐吃不夠可以再要,蛋糕只有一份。


一個小時的用餐休息時間結束後繼續上課,哪知中午開始起大霧,能見度只有20米左右,課程繼續,教練教他們如何轉彎,如何S型下坡。下午開始起大風,纜車一度停開,教練說如果天氣情況繼續糟糕下去的話看是直接取消課程退部分款項或繼續課程退纜車費用,好在課程結束前雖然天氣不如人意,但還是圓滿完成了。


因為lift pass是一天的使用權限,課程結束後小朋友結伴再坐了一次纜車自己滑下來,他們欲罷不能,可惜天公不作美,開始大風大雨,纜車停開。

 

趁小朋友上課的時候我去周圍逛了一圈,周圍有很多住宿,官網上就可以直接訂,山上住宿的接駁車和我們散客接駁車不一樣,是小巴接駁,停靠站也有所區別。


周圍很多快餐選項,價格比山下貴。


還有一家小超市。

Mt Buller

到處都有租器具的商店,一進門工作人員就會迎上來問要租什麼用具,害我都不敢拍照。


一些衣物、伴手禮等


對了對了,上面提到前面幾天天氣非常溫暖,路邊的花都開了,害我好擔心這次無法成行。甚至前一天山上溫度到達8.5度,到了山上才知道他們會人工造雪,還是造整條滑雪道,所以如果只是一般滑雪需求的話,其實不需要很擔心雪況。

Mt Buller

好了,現在來說說為什麼看他們的地圖越看越迷茫,到了山上,我們面對的角度是這樣的(紅色箭頭);而我理解中地圖應該是正向雪山方向的😅

Mt Buller

遊客中心旁的纜車是給滑雪者用的,同時也有觀景纜車,在停車場D對面,不要弄錯喲。停車場D旁同時還有小朋友的滑雪板公園。這次我們都沒有玩到,下次再來匯報。


 

如果您有臉書或是IG,也希望可以幫我加個粉:

Comments


bottom of page